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聖安東尼奧市:小城故事多

之前在「郡、城市兼併﹞一篇中提到是最基本的自治單位,在完成一系列法律程序之後就可以建市了。聖安東尼奧市貝爾郡內最大的,其它大大小小的市還有廿餘個,它們也有各自的故事。

在汽車發明之前,十餘英哩的距離就很遠了,所以城市的規模都很小。大家在看早期的西部片電影裡,一個城市就是一條街,街上有一間酒吧兼客棧、一間藥局兼雜貨店、一間木匠店、一間鐵匠店、以及警長辦公室、銀行、驛站……等等;其實那已是很誇張的大城市了,通常沒有客棧、沒有警長、沒有銀行、驛馬車不會經過,大家自己做木工,酒吧的旁邊就是藥局兼雜貨店(在同一個屋簷下),有些城市的人口至今仍只有一、兩千名(甚至更少)。

阿勒摩高地市

阿勒摩高地市於1922年正式建立,當年因距離聖安東尼奧市太遠而發展不順,現在是貝爾郡的高級住宅區(地王)之一。

博康斯高地市

博康斯高地市居民大多是經濟大蕭條時遷入,於1948年正式建立,當年財政拮据,主要收入是交通罰款。至到兩條新的州際公路在此交會,新的購物中心建立,才有足夠的銷售稅支援市政建設。

堡丘市

堡丘市最初的居民是因新發現石油而致富的商人,後來因不願意被聖安東尼奧市兼併而於1951年正式建立,兩個城市還大打官司。堡丘市主要是住宅區,每戶單位面積大、院子大,樹多、綠蔭多,也是貝爾郡的高級住宅區(地王)之一。

費爾橡樹牧場市

費爾橡樹牧場市最早是石油商人費爾市先生的牧場,因牧場內遍佈橡樹而得名。牧場最早為繁殖賽馬,後來則設立高爾夫球場。居民自1985年開始三年的冗長討論,於1988年1月21日正式建立。

黑羅鐵市

黑羅鐵市也可稱為玉米市,因為原住民阿帕契族的語言裡,黑羅鐵就是玉米,每年玉米收成的時候,酋長就會宣布黑羅鐵(豐年祭)開始。城市早期是通往聖安東尼奧市的驛馬車的中停站之一,自1970年起,居民因不願意被聖安東尼奧市兼併,而與聖安東尼奧市展開冗長的討論及法律行動,於1981年正式建立。

丘陵村

丘陵村於1954年開發,1956年因不願意被聖安東尼奧市兼併而正式建立,不過市政建設因此面臨經常性的財源困窘,居民對市政也缺乏參與。

里昂村

里昂村里昂溪而得名,不過居民因里昂的拼字及發音與獅子相近,自稱獅子城。城市早期是通往聖安東尼奧市的驛馬車的中停站之一,於1952年時因不願意被聖安東尼奧市兼併而正式建立。

歐勒摩公園市

歐勒摩公園市最初的居民是石油富商暨地產大亨索曼先生,因歐勒摩溪而得名,現在是貝爾郡的高級住宅區(地王)之一。

雪爾茲市

雪爾茲市最早(1843年)的居民是雪爾茲家族,該區常年受到西柏羅溪的洪水威脅,不過土地豐饒,早年廣植棉花、玉米、小麥、燕麥,在1870年代因鐵路通過,社區得到進一步發展,1913年遭遇大洪水,1958年正式建立。

雪芬諾公園市

雪芬諾公園市歐勒摩溪上游,離聖安東尼奧市的市中心約12英哩,早期是通往聖安東尼奧市的驛馬車的中停站之一,於1956年6月19日正式建立,現在是貝爾郡的高級住宅區(地王)之一。

特瑞爾丘市

特瑞爾丘市特瑞爾家族而得名,特瑞爾上校和他的兒子特瑞爾醫生對社區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城市於1939年5月1日正式建立,卻於1945年被聖安東尼奧市單方面宣布兼併,在打了一場官司之後,法院宣布兼併無效。

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