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 楊旻洲
前些時日,應同學之邀,寫了一篇有關「浪漫」的文章,「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年歲早已過了少年,只因為同學希望有一篇「浪漫」,就開始故作風雅,把「秋月、楓紅、夕照、斜陽、爐焰、營火」都搬了出來,想像倚在霜葉滿山的窗邊,凝望那逐漸黯淡的晚霞,在華燈初上的時刻,燃起一盞細燭微光的浪漫情景。
一年四季中,秋一直是充滿詩意的季節。春意煥發,夏日旺盛,冬景蕭瑟,惟有秋的顏色,不管是田野秋收的金黃,或是枯葉滿山的楓紅,雖然預知轉瞬間即將凋落,卻在凋落前,以顏色把生命揮灑得璀璨又溫馨。一日之中,與秋天一樣惹人詩情的是落日斜陽。晨曦如春,正日如夏,深夜如冬,而黃昏夕照就如秋景一般,以璀璨絢爛的滿天彩霞,為一天的忙碌譜上耐人吟詠的詩篇。
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是什麼使人對秋色、斜陽有份特殊的感情?是景物的特殊?還是那顏色的金黃紅橙給人豐碩、平和、與浪漫的溫馨?科技不斷地進步,不知何時,日光燈、水銀路燈、還有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充斥著週遭環境。日光燈的慘白,讓人覺得冷漠,霓虹燈的刺眼,讓人覺得疏離。歷史更迭,晚霞、秋景仍以動人的色彩,揮灑天地,而人隨著科技的發展,卻難以在「紅橙黃綠藍靛紫」的波長中找到溫馨。
三年前的校慶,有感於在設計與藝術教育中,環境的薰陶重於技能的訓練,開始推動設計暨藝術學院環境的美化,牆壁成了同學們揮灑的空間,每一樓層的走道都佈置成展示的場所。從此,每到作品展示,橙黃色的展示燈取代了白幟日光燈,走道美了起來,氣氛好了起來,同學駐足其間,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感覺都不一樣了。而今,走道的柔和展示氣氛已成為設計暨藝術學院師生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
「環境對了,人就對了。」在橙黃燈光的咖啡廳,燈光雖不明亮,卻讓人感受溫暖,講話都不自覺地輕聲細語;在窗明几淨的佛寺,紅塵不沾,佛像莊嚴自然呈現,人心也自然獲得寧靜。民國八十八年五月二十九日的聯合報民意論壇,台大經濟系熊秉元教授曾寫了一篇「環境對了,人就對了。」的文章。他指出「道德式的呼籲,也並不能有效的改變人的本性,如果經過佈道家或高僧的宣揚開示,就可以使人變得和善美好的話,那麼,在任何一個社會裡,只要多培養幾位佈道家或高僧,就可以透過改造人而解決社會問題了。」因此熊教授提出「隨著環境的變化,人會跟著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因此在一個大家都不守交通秩序的環境裡,一個人比較容易隨波逐流,在一個大家都不闖紅燈的環境裡,一個人也比較容易守法,……當環境變好了,人自然而然的變得比較和善美好。」以此思索,教育之道不就是營造一個可以思索、可以對話、可以體驗高品質生活的和善環境嗎?大學不就是要建造成一個可以實現理想的美好試驗所嗎?
十二年來,大葉經過董事長、校長、以及教職同仁們共同的經營,硬體建築漸漸完成,樹木也漸漸長大,師生生活其間,迎面的已不再是紅塵滾滾,不再是沙土飛揚,享受的是遼闊的空間、蒼翠的山林、以及橙黃燈光的浪漫夜景。漫步校園,汗水多了一些,腿也累了一些,心靈卻也豐富一些。葉梢的露滴,樹間的黃葉,鳥叫蟲鳴,緩步其間,諦聽大地沉穩的呼吸,同時也享受迎面而來甜美的笑容與親切的問候。過去校園中較缺駐足休憩的場所,今年校慶當天,設計暨藝術學院師生即將設計製作十五張戶外休閒座椅呈獻學校,分置校園,屆時全校師生又將多了並肩而坐、賞景對話的地方。
在對的環境中,人與土地的感情近了,人與人的對話多了,自我的思考深刻了,大葉人的學識將更豐富,涵養也將更優雅。環境對了,人就對了,在大葉,您體悟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