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摘自交通部於民國八十年出版的「揭開地球的面紗」宣導手冊。
「波浪」和「潮汐」是海洋的兩種現象,和我們的生活相關,中央氣象局定時觀測記錄,並提供給大眾參考。
或許你不知道,中央氣象局除了觀測和預報天氣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觀測海洋的變化,並提供給海岸工程施工,漁民出海捕魚和一般民眾海上活動,例如釣魚、潛水、戲水的參考。
那美麗的大海有些什麼變化,能影響到人類的生活呢?一種是「波浪」,也就是我們平常稱的「海浪」,一種就是「潮汐」。
當大海的海面呈現高低起伏,給人有一種規律的波動的感覺,那便是「波浪」,每當波浪上下振動到最高點時,這一點叫「波峰」,而那最低點就是「波谷」了,每一個波峰和波谷之間的垂直距離叫「波高 」,兩個相鄰的波峰或是波谷之間的水平距離,我們稱他為「波長」;相鄰的兩個波峰或波谷,經過同一個定點的時間差便是波浪的「週期」。那波浪是如何產生的呢?所謂「無風不起浪」,風是形成海浪最主要的因素,但以颱風和海嘯產生的巨浪最為可怕。當波浪由外海進入岸邊時,由於水深變淺,波形變陡而產生與海岸線平行的白色浪花,衝向沙灘或岩石。
月亮、太陽和其它星球的引力,會使地表的海水產生期性的漲落。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潮汐,潮汐是地球表面的海水,受到太陽,月亮或其他星球引力的影響,所產生週期性的漲落現象,每當海面逐漸升高時叫「漲潮」,同樣的,海面逐漸下降便是「退潮」,這種漲退每天有二次。農曆每月初一或是十五之後的二到三天內,漲、退潮變化最大,是「大潮 」,而月亮是上或下弦月的時候,漲、退潮比其它時間小,叫「小潮 」,從這我們瞭解到,潮汐的漲落現象,受月亮影響最大了。
目前,中央氣象局為觀測波浪及潮汐,已分別在鼻頭角、小琉球、東吉島和成功等地方設有波浪站,在花蓮、澎湖、基隆、淡水、台中、高雄、蘇澳和大武這些主要港口,從事潮汐的觀測工作,並且在每個星期五發布一週的潮汐預測資料,提供民眾從事海上活動的參考。
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