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揭開地球的面紗:什麼是梅雨?

註:本文摘自交通部於民國八十年出版的「揭開地球的面紗」宣導手冊。

一提起「梅雨」,最樂的大概就是太陽公公了,因為每年在固定的時間,他都有一個不短不長的連續假期,好好的去遊玩了。而這段季節,雨婆婆趁著太陽公公不在,便四處肆虐,下起了綿綿細雨,甚至偶而會來場豪雨,引發一場水災。因為「梅雨」季節總是固定的,所以平時一般的連續下雨天,我們不能稱為「梅雨」。

在大陸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中旬,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特別容易下雨,甚至常有導致水災的豪雨發生,而正好這段時間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因此大家將這麼一個特殊的氣象現象稱為「梅雨」。這種特殊的現象,在台灣每年五、六月間也會發生,它形成的原因和長江流域的梅雨類似,是季節交替的結果,所以台灣的五、六月就被稱為梅雨季。

現在大家一定想問,「梅雨」是怎麼形成的?前面我們曾經說過台灣在冬季吹東北季風,夏季吹西南季風,而大陸的東南部和台灣都是位在這種季風顯著的地區內。春天東北季風逐漸減弱,不再能完全控制東亞的天氣,而南方熱帶海洋北移的西南季風逐漸增強,向北推進。這時候,西南季風從熱帶海洋上帶來溫暖潮濕氣流,遇上了尚未完全退去的東北季風涼爽氣流在華南到台灣一帶相會,形成了一道近似滯留的鋒面帶,帶來了大量的雨水,便形成了梅雨季。

當然梅雨季的降雨量和降雨天數,每年都不相同的,有時陰雨不止,但有時晴天會比雨天多,所以梅雨季不一定每天都會下雨。

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