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航空先鋒:馮歐漢 (1911~1998)

當1933年,馮歐漢古丁漢大學攻讀物理暨應用力學博士學位時,他提出了氣渦輪發動機的理論。次年,他將這個理論實際開發應用,設計並投資建造了第一個實用模型,並申請專利且於1935年核准。馮歐漢瞭解這樣還不夠,需要進一步的測試和研發,才能進入實用階段。他說服了亨克爾,以私人投資的形式,允許他在亨克爾的工廠進行研發工作。馮歐漢在那裡設計及建造了三種不同的引擎,最後一具是HeS 3B。於1939年8月27日,這具引擎推動了世界上第一架噴射飛機,亨克爾178完成首飛。兩年之後,他又建造了HeS 011軸流式引擎,該引擎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馬力最大的渦輪噴氣機。馮歐漢於1947年移民美國,成為美國空軍引擎開發中心的研究工程師;於1963年成為航太研究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於1975年擔任航空推進力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於1979退休後,馮歐漢成為戴頓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並擔任政府及航空工業顧問。他的研究成果涵蓋不同領域,包括膠質氣體核心反應器在推進器及發電機上的應用、帶電流體動力學、先進擴散器及噴射器、能量動態傳遞、垂直起降飛機等等。

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