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1838:O.K.

現在大概全世界的人都知道「O.K.」的意思,不過大概只有少數人瞭解其源自於雙關語的流行風潮和總統大選。

一切開始於1838年的波士頓市,人們開始使用幽默的單字縮寫,有時為了好玩還會故意拼錯,取其諧音。報紙也跟著趕流行,作家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只要用首字母縮略字就對了。

例如:
「g.t.d.h.d」是「一視同仁(give the devil his due)」,
「n.g.」是「不好(no go)」,
「s.p.」是「無足輕重的小角色(small potatoes)」,
「O.W.」是「沒問題(Oll Wright - all right)」,
「G.T.」是「移民德州(Gone to Texas)」。

另外一個愈來愈常用的縮寫是「O.K.」,原意為「一切正確(Oll Korrect - all correct)」。

這股流行風潮迅速的吹向紐約市,但一直到1840年的總統大選,「O.K.」才開始流行到全國。當時民主黨為了輔選范布倫連任,創造出許多政治口頭禪。范布倫來自紐約州肯德胡克市,人們有時稱他為老肯,縮寫字母也是「O.K.」。輔選團隊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巧合,成立了O.K.俱樂部、舉辦O.K.舞會等等。「O.K.」也成為全國普遍採用的口語。

雖然老肯范布倫連任失敗,但「O.K.」卻獲得壓倒性勝利,現在全球每天可能說上「O.K.」幾億次。

註:還有一種說法是「O.K.」是傑克遜總統創造的,其源自於巧克陶族印地安人的「okeh」,意思為「就是我」或「是我說的」。不過沒有證據來支持此一說法。

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