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84年,民主黨的克利夫蘭開始競選總統時,他有著無瑕的聲譽。曾任一屆水牛城市長及紐約州州長,被認定為最誠實、絕不可能貪污的政治人物。
不過,一則新聞改變了一切。
在克利夫蘭獲得提名之後二周,水牛城標準晚報的頭條出現了:「一個可怕的故事」。新聞報導這位單身漢總統候選人曾和郝平女士有過一段婚姻,還有一個十歲大的兒子。報紙上還說,克利夫蘭仍秘密的提供膳養費給他心愛的兒子:奧斯卡
這個令人震驚的醜聞顯然會將克利夫蘭的選情打到谷底。他的競選經理絕望的問他:「怎麼辦?拖延?否認?轉移焦點?」但是克利夫蘭給他的競選團隊的指令卻是出奇的簡單。
「不管你們要怎麼說,說實話就對了!」他的競選團隊只好照做。
真相是克利夫蘭的確和郝平有一段過去,但他不確定那個孩子是他的,令人欽佩的是他卻抗起可能不屬於他的責任,繼續提供孩子的膳養費。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這則新聞不但沒有抹黑克利夫蘭,反而加強了他的正直形象,鋪了一條坦途讓他擊敗共和黨的布連恩。至於那個孩子,他長大後成為一名醫生,但使用另外一個姓氏。
註一:來自緬因州的共和黨總統提名人布連恩也是醜聞纏身。在他擔任國會議員時,有證據指向他收賄。民主黨還做了順口溜攻擊他。
註二:共和黨製作漫畫攻擊克利夫蘭,漫畫中一名婦女懷抱一個小孩,小孩哭問:「媽媽,爸爸去那兒了!」媽媽回答:「去白宮了,呵!呵!」
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