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聖安東尼奧市:1999馬刺隊

1999 Spurs Logo

1998-1999:縮短的球季 — 光榮的球季

1998-1999球季雖然是縮短的球季,可是對於馬刺隊的中鋒羅賓遜而言,卻是十年漫長等待的一個結束。在總冠軍決賽擊敗紐約尼克隊後,他終於得到國家職籃聯盟的冠軍。

NBA 1999 Trophy球季初期打出六勝八敗的難看成績,外界批評及嘲弄不斷,「雙塔變斜塔」或是「賣掉羅賓遜」等坊間流言也不絕於耳。但是馬刺隊力爭上游,在剩下來的卅六場例行賽中打出卅一勝五敗的成績,在季後賽以十五勝二敗的成績得到隊史上的第一個冠軍頭銜,(二十三年在國家職籃聯盟,九年在美國職籃聯盟)。自1976年國家職籃聯盟合併美國職籃聯盟之後,馬刺隊也是第一支前美國職籃聯盟球隊而得到國家職籃聯盟總冠軍的隊伍。

球季開始時馬刺隊連勝兩場,可是開張大吉之後帶來的是艱苦的十二場比賽,輸掉其中八場球,最後一場是在2月28日阿勒摩巨蛋的主場以101比87輸給宿敵猶他爵士隊。當時不少小道消息都傳說教練帕帕維奇的飯碗不保。同時,職司射籃後衛的老將艾利也跳出來指責自已的隊友,他告訴羅賓遜:可以恬退但不能臨陣退縮,即使要成全新秀大前鋒鄧肯,自己若有好機會也要投籃得分;他也告訴鄧肯:進老尊賢是美德,但是既然有前輩照顧,就該當仁不讓、放膽大量得分。這席逆而忠言對馬刺雙塔無異是當頭棒喝,此後,鄧肯躍居全隊得分首位、雙塔得分佔全隊百分之五十;而雙塔坐鎮禁區的威力,也不知道讓多少成名射手改變他們的出手角度。

3月2日對馬刺隊來說是一個重要轉捩點,他們作客休士頓以99-82擊敗地主火箭隊,展開一段九連勝,突然之間所有的傳言都在一夕間消失了。在球季結束之前,他們只再輸了五場球。他們最後十四場球,贏了十三場,在球季結束的最後一天登上中西組冠軍,戰績躍為全聯盟第一,享有季後賽所有的主場優勢。

季後賽第一輪的對手是明尼蘇達灰狼隊,兩隊在阿勒摩巨蛋打成一比一平手。接下來馬刺隊拔營北征,在明尼蘇達取得兩勝凱旋而歸。第二輪再以四戰全勝橫掃公認最具天份和才華的湖人隊。西區總決賽遇上兵多將廣的波特蘭拓荒者隊,再度打出四戰全勝橫掃對手。其中以5月24日對拓荒者隊的第二場球最為精采,馬刺隊開賽後就手風不順,全場落後四十七分鐘又五十一秒,最多時落後廿餘分,但卻在終場前九秒以小前鋒艾略特的一記三分球逆轉險勝。那一記三分球,艾略特在被兩人包夾的情況下勉強接到傳球,雖然重心不穩仍立即轉身跳投,此時腳跟還虛懸於邊線之上,投籃後整個人摔出界外,這一球被稱為國殤日的奇蹟。這段精采畫面在之後的季後賽期間,聖安東尼奧市的各電視台幾乎是每天重播,照三餐服用。

國家職籃聯盟總冠軍決賽面對的是少了主力中鋒尤英紐約尼克隊馬刺隊阿勒摩巨蛋輕易的贏得兩場。做客紐約首役卻以81-89輸給尼克隊,次日所有的評論都一面倒指責裁判不公平,並懷疑國家職籃聯盟總裁史騰為了票房收入而在幕後主使;不過馬刺隊立刻以96-89還以顏色,接著再以78-77贏得第三場客場勝利,並以四勝一負得到隊史上第一座冠軍盃。總冠軍決賽以最後一役最扣人心弦,兩隊一直呈現拉鋸戰的局面,在倒數47秒時,控球後衛強森跳投中鵠得到致勝的兩分;最後5秒尼克隊史普利威爾拿球時,雙塔有如兩座不可攀越的高峰擋在他前面,他倉促出手連籃框都碰不上,馬刺隊搶得籃板球,鞏固勝利果實。

聽聽他們怎麼說

鄧肯:「季初我們起步很遲,每個人都開始不理會我們了」……「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彼此打氣、加油,對自己的隊友有絕對的信心。別人怎麼想對我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麼看待自己,這是我們拿到冠軍的原因。」

羅賓遜,七呎高的「海軍上將」一向被認為太斯文或太軟弱而不可能得到任何冠軍,現在終於將不公平的標籤撕下。他欣慰地說:「這是一個漫長的旅程」。他在職業生涯的第十年,自願從馬刺隊台柱的角色降為配角,減少自己一半的得分而成就鄧肯,他的回報是一枚國家職籃聯盟總冠軍戒指。「你一生中一定有不順遂的時光,你必須經過這些責難或其它考驗,當你克服一切達成目標時,你感到無限滿足。那真是快樂,每一分鐘都值得」。

艾利:「我真為羅賓遜感到高興,太多人給他空泛的指責」。他告訴羅賓遜:「這回你讓他們啞口無言了,你不需要再證明什麼了」。

在球場上的鄧肯也是不苟言笑,即使才表演了一個劇力萬鈞的灌籃,仍然是面無表情、低頭快跑回防,所以外界給他的評語是缺少奪冠的霸氣。鄧肯也不用再證明什麼了,尼克隊教練范甘迪在落敗後說:「這個地球現在沒有人可以擋住他(鄧肯)」。

鄧肯:「他們或許以為我只是國家職籃聯盟二年級生,以為我認為冠軍不重要」……「我知道它的重要,而且它代表的特殊意義不止在於我一個人,是對羅賓遜強森艾略特的感受,他們好幾次僅差一步就可以拿到了,現在這一切真是不可思議的感覺」。

攻守排行榜

鄧肯Tim Duncan雖然在1998-1999球季例行賽最有價值球員角逐中讓賢給猶他爵士隊馬龍,無人可否認鄧肯是躍昇的新星,球場上支配的力量。在羅賓遜的帶領下,組成馬刺雙塔,得到該季冠軍。1998-1999球季鄧肯平均得分21.7分,全聯盟第七位;籃板11.4個,全聯盟第五位;命中率四成九五,全聯盟第八位;火鍋2.52個,全聯盟第七位;入選國家職籃聯盟第一隊及防守第一隊;季後賽最有價值球員。曾得過1997-1998球季新人王。

鄧肯成長於美屬維京群島,原為高中游泳校隊,因為颶風來襲摧毀島上唯一的室內游泳池,他因為害怕鯊魚而不敢在海邊游泳,所以改練籃球。現在該島上處處可見鄧肯的大型看板,1998-1999球季總冠軍賽時島上也組織一支啦啦隊來聖安東尼奧為他加油。

羅賓遜David Robinson職業生涯第十年,將得分位置交給鄧肯,1998-1999球季平均得分降至15.8分,遠低於前九個球季的平均得分25.1分。不過命中率五成零九,仍高居全聯盟第五位;籃板10.0個,全聯盟第十位;火鍋2.43個,全聯盟第九位。他的快速移位和防守能力(平均每場抄截1.41次)對馬刺隊而言是無法以數字衡量的貢獻。曾得過新人王(1990)、籃板王(1991)、最佳防守球員(1992)、得分王(1994)、最有價值的球員(1995)等頭銜,十次入選美國職籃明星隊,二面奧運金牌及一面奧運銅牌。

艾略特Sean Elliott職司小前鋒,為馬刺隊第三名得分主力。1998-1999球季平均得分11.2分,是雙塔以外唯一50場皆先發的球員,有32場得分超過兩位數。在西區冠軍賽倒數九秒投進反敗為勝的三分球,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艾略特在球季後因嚴重腎衰竭而住院治療,由他的兄弟捐出一只腎臟並進行換腎手術。醫生原認為他的籃球生涯已結束,不過他卻在2000年3月14日重返球場,國家職籃聯盟將其視為年度勵志故事。

艾利Mario Elie職司後衛,1998-1999球季平均得分9.7分;三分球命中率為三成七四;罰球命中率為八成六六,全聯盟第九位。1993-1994及1994-1995球季為休士頓火箭隊的一員,當時火箭隊取得兩屆國家職籃聯盟冠軍,艾利也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會說四國語言(西班牙文、葡萄牙文、英文、法文),曾在大陸職籃聯盟及海外聯盟打球,也待過費城七六人隊金州勇士隊波特蘭拓荒者隊但皆未受重用,其職業生涯可說是先苦後甘。

強森Avery Johnson職司後衛,1998-1999球季平均每場助攻7.4次,全聯盟第九位;每場抄截1.02次。在總冠軍賽倒數47秒時,以一記十八呎跳投定江山。曾待過西雅圖超音速隊丹佛金塊隊金州勇士隊休士頓火箭隊,多次「進出」馬刺隊,曾經被批評為他職司後衛的球隊不可能得冠軍,其職業生涯也是先苦後甘。

其他替補的球員包括:後衛傑克森,平均每場6.5分,季後賽時他的三分球威力讓湖人隊吃足苦頭;大前鋒兼中鋒羅斯,平均每場6.0分、籃板3.9個;以及丹尼爾斯、柯爾柯西普渡等球員。

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