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 楊旻洲
歷史上曾記載著,在遠古虞舜時代(約西元前二十一世紀),黃河流域洪水氾濫,鯀以築堤堵塞治水,久不得其功,後來其子禹記取教訓,走遍九州,勘察整體地形後,改採疏導法,終於戰勝了洪患。
未來的歷史又會記載,在西太平洋有一個美麗的小島,曾被稱為福爾摩沙,後名為台灣,在民國四十八年(西元1959年)八月七日,曾發生大水災,名為八七水災,由於當時建設不全,因此造成許多人民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到了接近西元二十一世紀時,台灣經濟已相當發達,各種建設蓬勃展開,民生富裕,科技進步,電子科技在國際上更佔有重要的地位。當時台灣設有許多研究機構,高等教育亦相當普及,全國有九十四所大學院校(西元1998年的資料),其中許多大學都有土木、水利工程系。但奇怪的是每一次颱風來襲,便會有許多災害發生,即使是午後雷雨,許多地方都會淹水。在那個年代,台灣幾乎每雨必成災,山坡滑動,高樓倒塌,房屋進水,道路成為河道,許多居民聞雨色變。但那個時代的人民似乎只能祈禱上天幫忙,少一點風,少一點雨,少一些對他們的懲罰。
歷史不斷在推進,數千年的時間差異,進化乎?進步乎?禹若有知,焉能不笑?
今人不記古人訓 那部春秋不重演
國內之水患對國人來說並不陌生,每次災害發生,都可由電視上看到受災百姓抱怨哭訴,也見官員「感同身受」,可是災情卻如國內電視連續劇,劇情都類似,一次一次不斷地上演,場景相近,只是劇中人轉換而已。災害發生時,有人怪天災,有人說是人禍,有人抱怨預算不夠,有人指責人民不守法,令人弄不清楚真正的原因何在。但見抱怨推責的人多,真正去分析問題徵結的人卻很少。
水災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反省課題,除了政治人物必須放棄作秀心理,勇於擔當、務實地去改革之外,有些做事觀念也必須改變,否則將仍徒勞無功。仔細思考這些觀念,其實正是我國教育非常缺乏的部份,也正因為教育如此,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才會見到許多持續發生卻無法解決的問題。
見樹不見林乎
規劃一件大的計劃或解決一個大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有系統化的思考,當看到一個現象發生時,一般人很容易想到是由災害現場相近的事物所造成,結果難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根治,就如同當年鯀用就近築堤堵塞的方式去防洪而無法成功一樣。相反地,禹具有很好的系統觀,他能由整體看問題。如果比較鯀和禹的思考模式,鯀是把自己放在地上來看問題,因此他難以看到事物的全貌,而禹在勘察記錄全國的地形之後,把這些地形圖攤開,彷彿把自己放在天空鳥瞰整個大地,因此他可以看到問題的真相,進而找出解決的方法。
就國內而言,一條河流經許多縣市鄉鎮,水患可能來自上游水土保持不良而造成下游河道淤積,也可能是社區開發未能整體規劃,地形地物改變,流道也一起被改變。鑑古思今,國內現今之水患整治,如果只想到築堤防護或設立抽水站抽水,只是針對某一區域或某一現象進行處理,而不能把握系統觀去思考解決,相信結果只會和鯀一樣-事倍功半。
系統觀的觀念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許多有趣的例子,例如人是一個系統,眼睛發黃,表徵在眼睛,但其癥結可能在肝臟,如果只就眼睛醫治,結果將會徒勞無功。另外高速公路某一路段容易塞車,其原因可能在於交流道導入市區道路的規劃不良,如果僅增加該路段的車道,問題恐將持續存在。以系統觀之,人、車、公路網、全國水利、學校行政組織等其實都是一個系統,每一個系統係由許多不同的單元依一定的道理所構成,一個單元有問題可能引致相隔甚遠的另一單元出問題,因此對於一個系統的設計或規劃,應該避免見樹不見林的本位主義,把眼光放遠,心胸放大,學習禹的思考,嘗試把自己放在空中鳥瞰,視野自然不同,考慮也會比較周詳。
治病於未發之時
當水災發生後,各級政府機構提出整治的預算,動輒數百億,甚至數千億。如果一開始有良好的規劃,嚴格的取締濫採濫墾,事先做好土地利用與防洪工程,相信費用應該少很多,也不至於造成許多人民性命的犧牲與財產的損失。
在多年的工作經驗中常發現,由於設計規劃工作大都是紙上作業,較為抽象,許多人為了早日看到具體的成果,在未仔細思考或審查之前,即抱著應該不致於那麼倒霉的投機心理,冒然從事具體化的動作,結果由於事先的思慮不足,許多問題便會在具體化中呈現,因此反而需用更多的費用與時間來從事改善的工作,甚至於也有積重難反的情況,使得具體化的成就感很容易變成「疲於奔命,一事無成」的挫折感。常言道「欲速則不達,謀定而後動」,管理課程中有所謂的「品保」觀念,都是希望能用審慎的思考與規劃,做到「防弊於未然」。依此精神,也許設計規劃的時間較長,但因為思慮較周詳,改善與收拾殘局的時間縮短許多,整體時間反而縮短,而且費用、後遺症與挫折感也會少很多。
有請賽先生
在遠古時代,禹必須費時十三年踏遍九州,勘查地形,才能瞭解地理全貌,規劃如何疏導。但在科技發達的今日,國內有衛星探照科技,有良好的高速電腦,衛星空照除了可以查出國土變異的情形外,也可以很快又精確地測量出地形起伏與地貌的變化。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由這些空照資訊,可以看出水流的方向,而由地形的陵線,也可以計算出集水區的面積,加上對降雨量的統計預測,應不難利用高速電腦預估那些地方會淹水以及該如何疏通,而這些都是科學方法的應用。如果西元前二十一世紀夏禹能治水,經過四千年的進化,在接近西元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有了良好的科技與設備,且有許多專家學者,卻不能有效解決水患問題,豈非遺笑於後世。
滿清時代有所謂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議,因此購買洋槍、洋砲,購置軍艦,成立艦隊,然而空有硬體,卻無軟體管理觀念的配合,結果每仗必敗,不堪一擊。民國初年,五四運動提出「德先生(Democracy)」與「賽先生(Science)」,提倡「民主科學救中國」,八十餘年後的今天,國人是否確實學會了以科學的態度與方法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頗值得省思。在日常工作中常聽到對工具不足的抱怨,可是卻也常看到個人電腦閒置或只被用來打字或做漂亮的輸出,用通俗的比喻,就如同拿倚天劍、屠龍刀切菜一樣,殊為可惜。器物之為用,必須要有正確的觀念與能力,就如同武功高者,竹木都可成劍,武功不足者,就是有倚天劍、屠龍刀,又能奈何?科學非萬能,但有許多問題,例如水災,應不難用科學方法加以防範與整治。以國內科學教育現況觀之,無法用科學來解決問題,並非科技硬體的不足,而是心態與觀念有以致之。
「學而不思則罔」,經由以上的說明,希望受了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都能瞭解,且能知行合一,避免再「見樹不見林」,也避免再用「試誤法」做事,如果能嘗試用系統化的觀念去觀察、思考、規劃周遭的事物,用科學的態度與方法去執行計劃或解決問題,也許將會有不同的體悟,而且整體社會生活品質也才有改善的希望。
0 留言:
張貼留言